欢迎访问聊城市人民医院东昌府院区官方网站!

竭尽全力,不留遗憾!我院利用人工膜肺技术抢救呼吸衰竭病人

发布日期  :  2020/9/4

“大夫,赶紧赶紧来帮帮忙!”9月2日一早,一阵急促的呼喊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一位患者家属在聊城市人民医院东昌府院区急诊科门口求助,医护人员迅速推着担架车,把一位40多岁的意识模糊的男性接到了抢救室。

  情况紧急,急诊科立即邀请重症医学科前来会诊,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刘延科观察患者情况后,判断患者是严重呼吸衰竭,随即将患者转移到重症医学科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及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后考虑为重症肺炎导致的严重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刘延科副主任又为患者进行了小潮气量高PEEP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同时进行了肺复张治疗,但治疗效果不佳,此时患者氧合指数仍然较差,呼吸依旧困难,随后又组织人员为患者进行了俯卧位通气治疗。


  俯卧位通气治疗4小时后,病情仍无好转,刘延科副主任再一次评估了患者的情况,“患者只有40多岁,很年轻,但是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随时可能会有生命危险,需立刻应用人工膜肺(ECMO)技术替代患者心肺功能。”

  在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征得了患者家属的同意。刘延科请示医务科主管卢燕后,便与聊城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吴铁军主任联系请求技术支持,吴主任了解患者情况后,立即派出ECMO团队赶到东昌府院区进行支援。

  经积极联系沟通协调,各项准备工作就绪,聊城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许志平副主任医师带领ECMO团队,连夜为患者进行预冲管路、穿刺置管,床旁手术紧张而有序,一个小时以后,随着两根导管置入患者的动脉和静脉,ECMO设备联接安装完毕,暗红色的血液在血泵的驱动下,经导管流向人工氧合器(膜肺),颜色变成鲜红,富含氧气,再输回患者体内,使极度缺氧的机体恢复了活力,使患者机体得到充分休息,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此次ECMO技术的开展,也是医疗资源整合对基层医疗技术能力提升带动的一个缩影,东昌府人民医院与聊城市人民医院整合挂牌东昌府院区后,专家团队入驻,全面带动东昌府院区的学科发展,东昌府院区医疗救治能力不断提升,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涌现,先后开展了心脏介入手术、颈椎前路减压术、会阴直肠瘘切开挂线术、内痔结扎硬化术、弹力线套扎吻合技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食管空肠、残胃双通道吻合术、直肠粘膜套扎吻合手术、腔镜甲状腺手术、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小儿肠镜检查、三腔二囊管置入止血术等多项新技术,填补了医院多个领域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