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聊城市人民医院东昌府院区内分泌科诊治了一例低钾血症的病人,最终诊断为Gitelman综合征。 Gitelman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肾小管疾病,其临床特点主要为低钾血症、 代谢性碱中毒、 低镁血症、 低钙尿症。GS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由编码位于肾远曲小管的噻嗪类利尿剂敏感的钠氯共转运担保基因SLCA12A3发生变异所致。GS的患病率约为(1-10)/4万,亚洲人群可能更高。 患者男性,50岁,因“口干、口渴1年,加重10天”入院,既往有“白癜风”病史。入院后接受了相关辅助检查,电解质示血钾为2.4mmol/L,详细追问患者病史,1年前因四肢发软、乏力于外院住院,当时测血钾较低,给予补钾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后未再出现乏力等症状,未再复查电解质。考虑到患者院外长期有低血钾的情况,给予补钾治疗,但多次复查电解质,血钾波动在2.4-2.8mmol/L,给予筛查低钾血症病因,患者无摄入不足、胃肠道丢失、药物影响、应激、贫血、稀释性低钾等原因,随即进行了24小时电解质检查,结果显示为尿钾为50mmol/24h,存在肾性失钾的情况,且筛查醛固酮、肾素、皮质醇等,未发现内分泌疾病所致的病因,合并正常血压、低血镁等,考虑Gitelman综合征不能排除,最终同患者沟通病情,行基因检测,结果发现在SLC12A3基因上发生2个致病性变异,确诊为Gitelman综合征。 GS的主要治疗目标为改善患者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主要包括终身电解质替代治疗和基于发病机制的治疗,需长期规律随访和监测。每3-6个月至内分泌门诊随诊,评估相关症状、肾功能、电解质水平、并发症情况、心理情绪状态、药物副作用等。多数GS患者预后良好,但亦有引起严重表型、甚至危及生命的个案报道,因此,早期诊断、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对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