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的江阿姨患有高血压病已经10余年,每天服用多种降压药治疗,血压依然控制的不满意,这让她和家人很是烦恼。
几天前,江阿姨来到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接诊医师详细了解了她的情况后,怀疑引起她高压高的原因没那么简单,于是为她进行了进一步的检查。
果然,高血压四项检查结果都正常,但是肾动脉CTA显示,江阿姨的双肾动脉均出现严重狭窄。
终于,让江阿姨血压居高不下的“元凶”找到了。
肾动脉狭窄(RAS)一般定义为肾动脉主干及(或)其分支直径减少≥ 50%,狭窄两端收缩压差≥ 20 mmHg(1 mmHg=0.133 kPa)或平均压差≥ 10 mmHg。是引起高血压和(或)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未适当治疗,病情呈进行性加重,肾功能逐渐恶化,可进展至终末期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肾血管性高血压和缺血性肾病。
肾动脉狭窄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肾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病因。只要及时解除肾动脉狭窄或阻塞,病变血管重新通畅后,高血压可能被治愈,肾功能减退可以逆转。对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如果怀疑肾动脉狭窄,可以进行肾动脉造影确诊。在此提醒患高血压而用药效果不佳的人,特别是青年人,应做进一步详细检查,以免误治误诊。
肾动脉介入治疗是此时最适宜、最有效的办法。心血管内科联合血管外科、肾内科等专业为江大娘进行了多学科会诊,制定了手术期治疗方案及应急预案,与患者家属积极沟通后,江阿姨转至血管外科病区等待手术。
9月10日上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张锋和主治医师冯东凡的指导下,在麻醉科和介入科护理团队的配合下,东昌府院区血管外科主任邹杨、主治医师姜鹏为江阿姨成功施行了肾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标志着我院在血管介入治疗方面又上一新台阶。植入支架后患者肾脏供血明显改善,无需口服降压药物,血压即可维持在正常水平,近日即可康复出院。
邹杨介绍说,肾动脉狭窄发病隐匿,不易早期发现,大部分患者都是在发生难治性高血压或缺血性肾病等疾病时,经检查才发现此病。目前肾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可有效治疗肾动脉狭窄并发的难治性高血压,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我院介入诊疗项目的全面开展,诊疗技术的精益求精,将越来越多的服务于临床,服务于社会,更大程度的减少疾病及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该技术的成功开展又一次填补了本地区介入治疗领域的医学空白。